炎炎六月,正值沃柑夏梢生长时节。走进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都阳镇忠武村东皇岭农民专业合作社,只见青色沃柑挂满了枝头,油亮油亮的小果散发出诱人的清香。村民正在沃柑树下忙活着,有的在施叶面肥料,有的在挖沟道。这些“致富果”像他们的孩子一样被精心照料着,一幅夏忙图在东皇岭连绵起伏的群山间徐徐铺开来。
图为生长期的沃柑挂满枝头 许艺珈摄
2016年4月,东皇岭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以后,以“党组织+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脱贫致富模式建设起来。经过两年的一路摸爬滚打,2018年5月,改组后的合作社顺利通过审批,成为大化县第一批加入世界银行贷款广西贫困片区农村扶贫试点示范项目的合作社。
“以前没有宿舍的时候啊,务工的村民中午只能在沃柑树下休息,风吹日晒。要么就得大老远下山回自己家里休息,劳民伤财。世行贷款的资金中有150万用于投资基地建设和设备采购,期中投入了15万元建成了员工宿舍,使务工的村民和社员有了家的感觉。”东皇岭农民专业合作理事长唐毓权说。
图为世行项目资金使用公示牌 许艺珈摄
忠武村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光照充足,属于丘陵地貌,具有得天独厚的沃柑种植条件,种植出来的沃柑口感脆甜,多汁细腻、香甜如蜜,果面色彩也很漂亮,甜度能达到15°以上。
“目前合作社是以发展沃柑种植为主,以油茶、农产品加工为辅的综合型合作社。沃柑于2016年开始种植,2018年开始有收成。自世行项目支持以来,合作社种植规模从起初的47亩发展到现在的225亩,种植面积翻了五倍!”唐毓权比划出“五”的手势,激动地说道。
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享受到了稳稳的幸福。“收果忙的时候我就来东皇岭沃柑园做工,不忙的时候我就回家搞养殖。家里还养了十几头猪,这样一来一年也有三四万收入,照顾家里老小也很方便。”社员脱贫户蓝敏脸上堆满幸福的笑容。东皇岭合作社种植基地的日常管护主要是雇佣当地的村民,从事锄草、施肥、摘果、喷药等工作,按日计算劳务费,每天90元。合作社一个很大的贡献就是让有劳动力却不能外出务工的农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将村内留守闲置劳动力释放出来,额外地增加了家庭收入。
沃柑园里,喷洒机呼呼作响。社员覃秀清正在给枝头青翠欲滴的沃柑喷洒农药。“干活是干活的钱,分红是分红的钱,我们都不用去外地打工啦!”看着旺盛生长的果树,覃秀清高兴地说。
小小沃柑,鼓起了当地村民的“钱袋子”。沃柑基地从2018年开始实现分红,四年来分红金额累计达160万元,同时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16万元。“我入了60股,如今一股分到160块钱了,今年成本就能收回来,足不出户就能有钱拿,家里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覃大姐黑了皮肤,却红火了日子。
图为社员正给沃柑树喷洒叶面肥 许艺珈摄
沃柑种得好,产得出,还得销得旺,如何让“金果果”变成“金票票”也是一道难题。“去年因为干旱产量不佳,加上市场饱和、疫情难销,基地产值只有90万左右。今年势头好,估计能卖出300万。”唐毓权兴奋地说。
“下一步基地一是打造特色品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二是考虑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合作社最大化经济效益。”大化县孵化中心辅导员黄春叶说。(莫鸿鲲 许艺珈)